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万雅莉, 刘云访, 陈怿, 李素云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5): 536-54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05.004
摘要447)   HTML2)    PDF (1084KB)(19)    收藏

目的 编制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 以前期课题组汉化的感染预防协会能力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2022年6月选取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3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2022年7月另取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61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 最终形成的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问卷包括临床实践能力、学习与教育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质量改进与研究能力、职业道德素养5个维度,共3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587%;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问卷因子结构稳定。问卷总体内容效度和各条目内容效度均为1.00。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5,分半信度为0.874,重测信度为0.877。 结论 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价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1例双下肢瘫痪患者植入脊髓神经刺激器的护理
朱钰, 于圆梦, 张帅, 刘云阳, 张松, 白鸿瑞, 刘春英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18): 2257-226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18.012
摘要259)   HTML1)    PDF (760KB)(18)    收藏

总结1例双下肢瘫痪患者植入脊髓神经刺激器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间多学科协作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手术质量;密切观察并及时反馈电生理监测运行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精准度;科学快速筛查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保障侧卧位安全;精细配合术中唤醒,保障电极植入位置精准;严格防控切口感染风险,健全防御机制;开展术后随访,提升延续护理质量。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电极开机,臀部和左下肢出现知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21个省份护理管理者领导力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赵芹芹, 刘云, 崔慧霞, 姚秀钰, 吴欣娟, 李峥, 刘华平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15): 1852-185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15.010
摘要334)   HTML0)    PDF (679KB)(8)    收藏

目的 调查护理管理者领导力与心理韧性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提升护理管理者领导力的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2月,便利选取来自21个省(区、市)的1 806名护理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和多因素领导力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理管理者领导力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8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89%。心理韧性量表条目均分为(3.88±0.56)分,多因素领导力问卷条目均分为(2.46±0.41)分,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间呈正相关(r=0.669,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管理者的年龄、所在医院等级、学术组织兼职数量和心理韧性是领导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了领导力总变异的46.0%。 结论 护理管理者的领导力处于较高水平,增强心理韧性有助于领导力水平的提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与感受的Meta整合
魏利荣, 刘云, 边继萍, 王雅男, 王申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22): 2784-279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22.015
摘要321)   HTML1)    PDF (922KB)(11)    收藏

目的 整合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的认知与感受,为国内ACP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涉及护理人员对ACP认知与感受的质性研究,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提取32个主题,归纳为8个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护理人员对ACP的认知、护理人员对实施ACP的益处感知、护理人员视角下实施ACP面临的现实困境。结论 ACP的实施受患者、疾病、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多学科共同协作、加强护理人员ACP的培训、缓解ACP的现实困境是顺利实施ACP的保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护理学组, (执笔:李素云, 邵小平, 唐小丽, 叶向红, 谌永毅, 晏蓉, 刘云访, 孔珊珊, 熊照玉, 熊紫薇, 米元元, 黄海燕, 史雯嘉, 吴蓓雯)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12): 1421-1426.   DOI: 10.376/j.issn.0254-1769.2022.12.002
摘要4946)   HTML182)    PDF (969KB)(885)    收藏

目的 形成《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操作流程,以减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j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脉通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等中有关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高质量证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评价、提取并汇总该领域的相关推荐建议,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2次专家论证会议,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共识》终稿。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81.00%和89.5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3和0.15。最终《共识》包括多学科团队组建、肠外营养输注评估、操作规范、并发症管理4个方面。 结论 《共识》的制订可为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规范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实践的质性研究
詹昱新,刘云访,杨中善,韩克霞,李素云,喻姣花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9): 1315-131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09.006
摘要565)   HTML0)    PDF (761KB)(6)    收藏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与实践,为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神经外科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 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可归纳为高度的认同与肯定和支持患者参与患者安全2个主题;对影响患者安全文化构建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全员共同参与患者安全的氛围缺乏、患者安全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上报机制的不完善和对护士的心理支持关注不足5个主题。结论 护士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构建中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其实践行为的因素,可为制订科学、系统的患者安全文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涂加园,刘云,孙琳,陈学顺,聂时南,韩小琴,荆文华,喻海涛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12): 1813-181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2.010
摘要351)   HTML0)    PDF (768KB)(3)    收藏

目的 研制应用于院前及入院后3 h内的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估初始量表,并收集91例创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构建的量表包括2个维度,11个一级条目,25个二级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171%;各条目在其所属公因子的负荷值为0.535~0.877;效标(耳温)相关系数为0.804,预测创伤患者低体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的置信区间为0.866~0.982(P<0.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结论 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临床辅助低体温识别和预测的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术后患者高灌注综合征的风险评估及护理
梁婧婧,祝成红,孙方贞,王明珠,刘云娥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11): 1706-170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1.018
摘要278)   HTML2)    PDF (546KB)(8)    收藏

总结65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复合术后患者高灌注综合征的风险评估及护理要点。通过成立高灌注综合征风险评估管理小组、总结高风险因素、制订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护理上,对高风险患者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预警意识;实施血压三级管理,严格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进行专科病情监测。该组患者经过上述风险评估与护理,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为3.08%,低于5.40%的报告数据,且预后较好,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人体成分测量辅助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液体负荷的效果研究
李倩倩, 魏丽丽, 庞旭峰, 刘云, 万香玉, 朱亚梅, 何亚岚, 徐琴娟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6): 812-81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6.002
摘要611)   HTML0)    PDF (1147KB)(17)    收藏

目的 采用人体成分测量辅助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负荷,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容量评估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体成分测量辅助评估患者液体负荷,对照组采用临床测量法评估患者液体负荷,分别比较干预前和随访半年后两组的血压、血压达标率、容量管理达标率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透析前舒张压、容量管理达标率、左心室质量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前收缩压、居家血压达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体成分测量辅助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液体负荷,可以改善患者透析前的收缩压及家庭血压达标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循证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赵诗雨,喻姣花,汪欢,李瑶,刘兴红,张学辉,米元元,李梦圆,刘云访,晏蓉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3): 344-34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3.004
摘要1030)   HTML1)    PDF (1000KB)(26)    收藏

目的 构建住院成人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监测临床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客观及量化的依据。方法 运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为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奠定基础;采取小组讨论法获取符合具体实践的指标内容,初步拟订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资料收集方法;再通过2轮专家函询,改进并确立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 最终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2%与100%,权威系数为0.915与0.925,协调系数为0.124~0.242。结论 构建的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科学、实用,有利于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米元元,陈婷,周英凤,柯卉,张悦,周丽君,罗江敏,晏蓉,刘云访,赵诗雨,李素云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2): 288-29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2.026
摘要1317)   HTML2)    PDF (1005KB)(72)    收藏

目的 检索并获取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以降低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提出问题,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总结出27条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深静脉血栓评估、诊断与筛查、干预策略、预防时机及方法、健康指导等。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护士及护理管理者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和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可提升护理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复合手术治疗的护理
梁婧婧 刘云娥 王伶俐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5): 580-583.  
摘要624)      PDF (607KB)(5)    收藏
总结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复合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术前行颈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做好血压管理、头颈部联合下肢共同制动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的构建
赵泽华 孙琳 刘云 聂时南 韩小琴 刘力行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4): 448-453.  
摘要735)      PDF (900KB)(8)    收藏
目的 构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创伤患者低体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创伤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 结果 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低体温相关评估”“预防和分级干预”“评价”“团队协调合作”),1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6,专家协调系数为0.257~0.347。 结论 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管理方案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创伤低体温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研究
谢煜 包倪荣 刘云 杜世正 张成欢 孟嘉 李莹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 (7): 773-779.  
摘要1611)      PDF (1046KB)(47)    收藏
目的 构建可供护理实践借鉴参考的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用于指导护理具体情境,为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采用系统评价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和原始研究, 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量评价方法和Johns Hopkins标准评鉴文献,总结归纳出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相关护理预防措施,初拟护理预防策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征询临床专家意见,提高最终证据策略的可操作性,便于临床证据应用。 
结果 111篇文献纳入最终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涵“风险评估”“分级预防”“教育指导”在内的3个维度、49项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策略。
结论 基于系统评价和德尔菲法构建的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策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护理实践提供客观、可借鉴的实施策略,有利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不同量表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效果的对比研究
张成欢 李莹 刘云 黄燕鹏 夏韦 凌琳 薛慧娟 王颖 董丰琴 丁敏华 朱冬梅 严文婕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 (4): 503-506.  
摘要336)      PDF (520KB)(5)    收藏
目的 比较Autar量表与Wells量表对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度。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10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进行髋膝关节置换的3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utar量表和Wells量表进行资料收集。在患者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随访主要终点为深静脉血形成,次要终点为出院后3个月无深静脉血形成。结果 Autar量表手术前24 h、手术后24 h、出院当天3次评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6~0.762,Wells量表3次评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580~0.603;Autar量表3次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0.798,Wells量表3次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68~0.628。结论 Autar量表灵敏度高于Wells量表,更适合用于预测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刘力行 聂时南 刘云 韩小琴 秦衡 魏婧 肖乾 李小勤 赵泽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 (2): 182-185.  
摘要458)      PDF (561KB)(29)    收藏
目的 调查 5 所医院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 2015 年 11 月— 2016 年 5 月江苏省 5 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室的 203 例创伤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203 例创伤患者中有 82 例并发低体温,发生率为 40%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创伤严重程度、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的状态、患者在救护车转运时有无使用保暖用具为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高,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议救护人员院前急救时应重点评估创伤严重程度、注意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的状态,且救护车转运时患者应该使用保暖用具。医护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复温护理,以减少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急救处理现状与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
刘力行 聂时南 刘云 韩小琴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6): 725-728.  
摘要274)      PDF (679KB)(3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谢煜 任冰 刘云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6): 667-670.  
摘要573)      PDF (505KB)(4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